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详细内容
金杜:为中国律所赢得国际尊重
来源:楚天律师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也日益壮大。今天,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等维权诉讼领域,还是在公司IPO等非诉讼领域,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也日益壮大。今天,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等维权诉讼领域,还是在公司IPO等非诉讼领域,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恢复重建的32年中,中国律师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尽管目前中国有上万家律所,但本土律所的整体竞争力仍偏弱,仅少数律所能够从事国际或高端法律服务。即便在与中国相关的国际法律业务中,本土律所也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对此,金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宁宣凤认为,打造国际化的中国律所,既是金杜律师事务所的追求,也是中国法律人的追求。

 

用专业赢得口碑


  从最初的5位合伙人、10余名员工,发展到今天的210位合伙人、1500多名员工,分支机构遍布全国12个城市,并在香港、东京、硅谷、纽约建立海外分所,18年来,金杜成为成长最快的本土律所之一。

  近年来,金杜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2010年,金杜被钱伯斯亚洲、国际金融法律评论(IFLR)、亚洲法律事务(ALB)、Who’sWhoLegal、PLC律师名录分别评为“最佳中国律师事务所”。金杜的反垄断、银行及金融、资本市场、公司及并购等多个业务领域更连续几年被以上国际知名媒体纳为一流行列。

  一个可以直观反映金杜律师事务所实力的指标是:2010年,金杜为30家在中国上市的公司提供了法律服务,最终27家顺利通过审核,通过率高达90%。

  数年来,金杜已经在国内外商界和同行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宁宣凤认为,这与金杜的人才优势和国际化运作机制密不可分。“金杜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包括各个法律业务领域的专家。无论是在传统优势领域,如融资、证券业务、并购、国际贸易等,还是在新兴的业务领域,如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反垄断、公司合规业务等,优秀的专业化人才是金杜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向客户提供不同领域及多层次法律服务的基础”。

  金杜的律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法学院,大部分合伙人及律师也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及日本等国的律师事务所工作或学习过,部分律师还具有在美国纽约及加州执业的资格。“我们的律师都是按小时收费的,这与国际上大型律师事务所的服务模式相同,而且在专业化方面做得精良”。

  金杜在业内的声名鹊起,还由于其为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金杜成立于1993年,时值中国律师业大发展的初期,新律所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但大多数律所都是松散型的合伙制,实行业务提成分配制。这种方式虽然顾及了合伙人、律师的利益,但也使得合伙人之间缺乏团队协作机制,不仅严重影响律所的团队化和专业化进程,也削弱了律所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造成律所发展普遍缺乏后劲。

  作为中国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金杜从诞生那天起,就与国际律所接轨,实行真正的合伙制,即实行一体化管理,业务互补,资源共享。在质量控制、业务培训、收费方式、业绩考评、利润分配、行政管理、战略发展等方面,金杜均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制度,这些都为金杜确立了今天在本土律所中的领先地位,也是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一切与该所最早的创始人王俊峰的理念密切相关。王俊峰早年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工作时,曾多次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接触,学习领会了外国同行在法律服务方面的专业水准。

  较早地国际化,也是金杜在本土律所中获得发展先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宁宣凤看来,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中国律师事务所不仅要在本土法律服务领域担当主角,更要提供国际化的高水准服务。因此,金杜在2003年分别加入了PacificRimAdvisoryCouncil(环太平洋法律顾问联盟)和WorldLawGroup(世界律师联盟),并成为上述联盟中唯一的中国成员。(原文此后部分有一小段被删去)

 

中国本土律所的优势


  成为国际化的大律所,一直是金杜的目标。过去数年中,中国律所越来越注重发展国际业务。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近6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资本输出国。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海外并购失败、投资巨额亏损、频遭集体诉讼以及人身财产损失的失败案例。

  “中国企业在收购境外公司、资产的海外拓展中,遇到过很多挑战”,同时兼任金杜国际贸易、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组负责人的宁宣凤,接触过许多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相关的国际贸易案例。宁宣凤说,在政治、语言文化、知识产权、土地、矿产、劳工、环保、融资风险等方面,中国企业都遭遇过困难。很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失败,实际上与没有很好的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法律服务等相关。仅靠外国的法律服务中介,有时并不能完全保护好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

  即使在今天,尽管中国本土律所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也开展了一些海外业务,但真正能够承担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业务咨询,并提供高质量的投资法律风险评估服务的本土律所依然屈指可数。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国际业务和海外交易中,包括央企在内的大型中国企业,大多更倾向于雇用国际知名的法律顾问,如美国的“白头鞋”律所(WhiteShoefirms,指位于纽约市和波士顿、服务世界500强公司的顶级律所),或是英国的“魔力集团”律所(MagicCirclefirms,指英国五大老牌顶级律所)。即便是在中国本土市场,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如佳利、瑞生、博坎、思瑞和美邦等,也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开设了办事处,抢占中国市场份额。

  “的确,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国际一些顶尖律师事务所确实存在差距”,宁宣凤说。首先,国际律所的发展时间更长,在人员、资源、经验、软件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比中国本土律所有优势;其次,在跨国交易中多适用英美法系;再次,本土律所在跨国交易中,也会遭遇当地法规、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即使英文方面没有问题)。

  中国本土律所也有自己的优势。宁宣凤认为,针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本土律所在企业文化、行为方式等方面会更加了解,能够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此外,像金杜这样的本土律所,由于绝大多数律师都毕业于国内外著名的法律学府,或具备在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或执业的经历,他们对于国际法及具体实施操作的熟悉程度,与国际大所不相上下;再次,金杜在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重视积累与国际律所、境外当地律所的关系。

  让宁宣凤感到遗憾的是,一些涉及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商业、经济和技术秘密的项目,很多也会被外国律师拿到。“假如一个国家的会计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完全被外国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控制,那这个国家就没有什么经济安全或秘密可言了。”

  宁宣凤认为,在与中国相关的交易中,中国的律师事务所需要从附属角色转变成为主角,为中国的法律人赢得国际尊重。